战“疫”进行时,我们在动
杨媛
2020年的春节,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而至。原本阳光明媚,喜气洋洋的时刻,被笼罩在病毒的阴霾下。在这个特殊的时期,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投入到这场战斗中。
很幸运,我是一名班主任。在抗“疫”的各项工作中,在学校和领导的指导下,能够用爱和责任与家长们一起携手,为孩子们筑起坚固的安全防线。
一、线上打卡,关注健康
“家长朋友们,接上级部门通知,需统计班里学生假期外出情况……”“关注孩子的健康,及时打卡接龙……”一个个通知,一张张表格,确定每一个学生假期的去向,返郑的时间,了解每一个学生每日的体温和健康状况。无论何时何地,只要手机响起,我们都会立刻投入到各项统计与汇报的工作中。努力做到不漏一人,不缺一项,确保信息准确无误。
我还时常转发与疫情相关的动画、文章和视频:《为了谁》(武汉版)、《面对疫情不恐慌》、《如何正确使用口罩》等,利用能利用的资源,向学生们科普相关知识,消除恐惧心理,稳定心态。也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们爱国爱家爱自己,学会从战“疫”中思考,在战“疫”中成长。
二、线上“家访“,发现问题
假期的延长,让我总担心那些调皮、贪玩、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孩子在没有我平日里的督促和叮咛时,学习状态怎么样?足不出户的时候都在做些什么?
于是,我开展了线上“家访”,细致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状况,询问家长网课的质量以及在“停课不停学”期间的意见和建议。在此过程中,我了解到家长对学校和班级工作非常满意,但是班级里也存在特殊情况的学生——长期看电子设备,眼睛过度疲劳,眼部旧疾未愈反而更严重了。而大部分学生在家里的状态存在一些问题:1、在家学习效率较低,不会充分利用时间。2、网课速度较快,一部分学生较为吃力。3、亲子矛盾。
三、召开班会,解决问题
针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,我与数学、英语老师“在线会议”,群策群力,商讨解决的办法,共同制定好详尽的班会内容。
我利用“视频会议”的方式,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自己的感受与收获。往日规矩的课堂氛围不见了,孩子们你一言,我一语,争先恐后地诉说着对老师的想念,早日返校的急切。我放下老师的身份,跟他们聊起了假期生活,抗“役”感受。随后我抛出问题“如何在家宅的有意义?”“怎样才能做到自律?”“如何跟上‘空中课堂’的节奏高效学习?”孩子们脑洞大开,想出各种各样的好办法,在我的指引下,我们共同制定好解决对策。1、利用作业课时间,我详细分析每课重要的知识点,补充课外相关内容,帮助孩子们复习巩固。而孩子们要积极配合,认真完成每日作业,按时上传。2、合理规划时间,制定每日计划。给自己制定目标,自我激励。3、每两人成立学习小组,互相督促,互相鼓励。4、学困生在微信上单独建立小学习群,每日各项作业上传,由我一一检查,逐个点评。
对于班级里因患眼疾而多天没有听课的杨同学,我每隔几天便打去电话,关心他的健康,了解在家的学习情况,与父母诚恳的沟通后达成一致,暂时不看电子产品,等开学后,老师们有针对性的帮助他复习。
家长反映亲子问题较大的小崔同学,我在会后与学生和家长分别单独沟通,给孩子和父母有效的开导和建议,帮助其缓和亲子矛盾,体会血浓于水的亲情。
寓教于无形,反而孩子们更容易接受,也更愿意改变。
四、自我提高,不断前行
延长假期的这段时间里,我坚持认真研究教材,每天听课,撰写教案,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,力求在短短的二十分钟作业课上,让学生有收获,有效率。尽可能保证学生们不因空间的限制,而影响学习的效果。
与此同时,我坚持关注每日疫情报道,了解国内外时事,阅读书籍,不断提升自己,力求开阔自己的思维和眼界,给学生呈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。
战“疫”中,我骄傲,我是一名班主任。我会继续用我的“武器”——微信、钉钉群,坚守我的班级“阵地”,陪伴孩子们平稳、高效地度过战“疫”时期,鼓励孩子们勇敢、乐观地对待疫情,共同记住那些善良和感动,践行属于我们自己的责任。
Copyright 2008-2015 版权所有:英才国际小学 备案序号:豫ICP备18012967号 技术支持:云梦网络
地址:河南·郑州·花园路与英才路交叉口向西300米路北 邮箱: ycgjxx@126.com